作者Mosab Hassan Yousef是哈马斯七位创始人之一SheikhHassan Yousef的长子,他的父亲至今在以色列监狱里坐牢,并且是哈马斯在西岸地区名义上的负责人。作者也像一般巴勒斯坦人一样,出生后就怀着对以色列的满腔仇恨长大。在18岁就和朋友合伙买枪,试图袭击以军,事败被捕后成为了叛徒。但是更离奇的事情在后面,作者之后成为了以色列情报机构最成功的间谍,而且最终皈依了基督教。
这本书我是受王烁先生推荐阅读的,这也是少量的几本我能够在一两天内一口气读完的英文书,的确很精彩。王烁先生写的书评已经把书的梗概介绍的很好了,在这里就无需多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http://blog.caing.com/article/3175/
作者在书中开始就描述了没有国家的巴勒斯坦人的贫困生活,尤其是在没有政府为自己做主的情况下,可以因为任何可疑行为被以色列军队抓走,然后被持续几个月的暴揍。这些白描式的情景从一个叛徒嘴里说出来,更有可信度。也令人深信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是解决中东问题不可缺失的基础。
作者对少年时期的生活叙述有个细节很有意思,作者的父亲本来是伊斯兰教的神职人员。在创建哈马斯之前一直勤勤恳恳的为乡亲们服务,生活相当清苦也很有威望,当创建了哈马斯后被以色列逮捕,全家人顿失生活所依。母亲为了养活孩子不得不去菜场捡剩菜,然而当母亲窘迫到要和邻居开口借钱时,却被这些坚定的支持哈马斯的人民一口拒绝,并且全家人变成了好像大麻疯一样被人指指点点。等到父亲被放出来,全家人又恢复了非常受尊重的地位,孩子变成好像王子公主一样。这一过程跟随作者父亲的不断被捕反复了好几遍。
作者在书的后半部一段描写也呼应了这个情节,哈马斯最大的人体炸弹制造专家被以军定点清除后。西岸的人民把他当作英雄,但是留下的孤儿寡母就是没人管。这两段情节的描述也为传说中的阿拉伯人不团结做了个注脚。
作者在18岁父亲坐牢时和朋友合资买枪企图袭击以色列军队,结果被人骗了,买来的冲锋枪是不能用的。然后他的朋友在电话里大喊大叫要他找卖家把钱退回来,这种缺心眼的行为导致被以色列发现遭到逮捕。虽然作者的描述里为自己做了辩护,但显然他是被持续的暴打后屈服了,当以色列情报机构辛贝特招募他当间谍时他同意了。
作者在继续坐牢期间,向同伴诉说自己被以色列招募为间谍,但是自己准备当双面间谍反戈一击。同伴很怀疑他,事实上作者说如果他不是哈马斯领导人的孩子,可能就被干掉了。但是奇怪的是此事从他出狱后好像再没人关注了。
作者说辛贝特告诉他这样的线人历史上只暴露过一个,而以色列很乐意看到哈马斯等整天在无辜的人中抓间谍。作者描述哈马斯抓间谍的主要模式就是找到一个看着可疑的人抓起来一阵暴打,然后让这个人招供自己和家里人乱伦、和邻居乱搞,拍下她们的裸照逼她们提供情报。审讯人员显然在津津有味的欣赏着这些情色描写,目睹在以色列的监狱里自己人这种疯狂的行为,应该是作者心理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作者开始认为自己人好像比敌人更疯狂和极端。
作者的书中让我了解到若干过去不知道的情况:
——作者不认为阿拉法特是个恐怖分子头子,而认为他就是个贪腐的政客。在作者眼里,阿拉法特已经把自己财富的累积当作人生第一重要的事情,也正是为维护自己这个地位,才找借口发动了第二次巴勒斯坦人起义。作者认为巴勒斯坦人这20年的悲剧原因就是被阿拉法特劫持了。
——我一直纳闷巴勒斯坦人第二次起义的导火索,沙龙参观阿克萨清真寺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沙龙要故意挑衅。作者的文章里提出了解释,阿克萨清真寺其实是建立在犹太人早期圣殿所罗门神庙上面的,在2000年前各国考古学家进入阿克萨清真寺挖掘出大量早期犹太历史的文物。某天阿克萨清真寺的阿訇们突然原教旨主义情绪发作,把考古学家都轰了出去,然后自己找来推土机把考古现场推平,无数犹太文物被毁。沙龙带人强行参观阿克萨清真寺是表示抗议去的。
招募作者成为叛徒的辛贝特军官并没有着急使用作者,他第一次再与作者联系是在作者被释放后一年了。而且只是给了作者一笔钱,让他有钱上大学。理由是“我们需要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巴勒斯坦人进入反抗组织高层,这样我们才可能有理智的对手谈判”。如果这是真的,以色列情报机构可真是相当高明。因为作者也正是这样从一个不情愿的叛徒变成主动的合作者。尤其在他目睹阿拉法特面对以色列工党政府提出放弃全部加沙,90%的西岸,同意巴勒斯坦国定都东耶路撒冷这样千载难逢的谈判条件时,为了一己私利挑起第二次巴勒斯坦起义后,开始积极的向以色列提供情报,试图遏制巴勒斯坦极端分子。
作者根本的改变发生在他阅读圣经后,关于宗教的分析描写占了本书的很大篇幅,甚至有点让我厌烦。作者的基本思路是对伊斯兰教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他认为伊斯兰教像一个阶梯一样,最下面是朴素的信众,宗教要你过简朴和良好的生活。阶梯往上是要你奉献自己去帮助别人。这时候伊斯兰教看着都很好,但是在阶梯顶端就是所谓“吉哈德”——圣战,不管各种宗教学者怎么解释,作者认为从教义和穆罕默德本人的行为来看伊斯兰教的吉哈德就是赞同使用武力消除异教徒和信仰上的敌人。而他阅读圣经后看到的却是耶稣在教育信徒去爱自己的敌人。
作者说自己的父亲是个连虫子都不愿杀死的善良的人,但是却默认恐怖分子对以色列平民的袭击,原因就是父亲已经爬到了伊斯兰教的阶梯的顶层,他已经在观念中接受了吉哈德的思想。
作者从始至终坚定的支持巴勒斯坦人立国的权利,但他显然认为自己这边的极端和不可理喻的分子太多,而以色列是可以谈判的。对基督教的接触更让他认为伊斯兰教对于圣战的宣传是巴以问题迟迟不能解决的根本原因,最终作者做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皈依基督教。
在此处我并不完全赞同作者的观点,我认为宗教的教义对人的行为会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我不了解古兰经是否像作者描述的那样,但是整本新约的确从头到尾在谈论爱你的敌人,反对用武力去解决信仰问题;但这一点也没妨碍中世纪的西方人发动了残酷的十字军东征,以及在自己内部亢奋的活活烧死异教徒;对比当时的西方人,阿拉伯人简直像天使一样。我坚信人类本身的知识发展和教育才是最终决定因素,这也是我对近期北非革命抱谨慎乐观态度的原因。在埃及和突尼斯这样已经拥有大量受过良好的教育的中产阶级国家,人民目睹过像伊朗这样被宗教极端分子劫持后的结果,也看到了穆斯林兄弟会在05年占据议会1/3议席后解决民生问题的无能;应该有足够的能力建立一个世俗的民主政府。穆斯林兄弟会等也会逐渐转化为无伤大雅的原教旨主义组织(就像土耳其总理的政党一样)。
作者书中最让人动容的是对亲情和友情的描写,包括对他父亲温馨的描述。还有他记述哈马斯最大的人肉炸弹专家,对他亦师亦友,耐心的帮助他完成大学课程;他在出卖这个人行踪时的挣扎。至少让我相信作者最终是个基于信念的叛徒。
作者最后皈依基督教,辞去间谍职务移居美国,他在书的结尾描写了自己和父亲的最后一次电话。在父亲知道自己皈依基督教之后仍然没有断绝父子关系,因为这样才能保护儿子不被哈马斯暗杀。
随着作者这本书在去年出版,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可以说是第一个内部人士对哈马斯的白描式描写。作者的父亲面对儿子是以色列间谍的事实最终断绝了父子关系。这也意味着哈马斯可以去暗杀这个叛徒了。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此人的近况,一段是他对哈马斯暗杀威胁的回应是“耶稣教导我要爱我的敌人,我对我的信仰很坦然,我会迎接可能发生的一切”。一段是以色列情报结构联络人对他的评论“他的确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真诚的信念在为我们工作”
这本书没有见到中译本,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考虑去Amazon下载一下Kindle电脑版,然后花10美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