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2日星期三

4种吃肉方法让你短命

     1.炖煮过度的肉易致癌

  无论吃什么肉,人们都感到炖煮得越烂越好。于是,高压锅便应运而生,用它来炖排骨等,十几分钟的时间,连骨头都变得软绵绵的。

  但是,在200℃~300℃的温度下,肉类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无害化合物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芳族胺基,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种化合物,其中9种有致癌作用。

  当代生活中,工业污染对人体致癌影响占50%,而饮食的影响占35%。以前我们低估了食物中的有毒化学物致癌这一因素。在芳族胺基化合物问题没有完全搞清之前,不要吃过度烧煮的肉。最好的方法是用微波炉烧肉,然后倒掉有许多化合物的肉汤,这样就可以避免芳族胺基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

  2.腌肉煎炸产生大量亚硝酸盐

  咸肉含硝,油炸油煎后,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基砒咯烷。因此食用咸鱼、咸肉、香肠、火腿等食品时,忌煎炸。正确的食用方法是:把咸肉、香肠、火腿等食品煮熟蒸透,使亚硝胺随水蒸气挥发。同时,烧制咸熏食物时最好加些米醋,因为醋有分解亚硝酸盐的作用,而且能杀菌。

  3.吃过多瘦肉易长斑

  有些人认为吃肥肉会发胖,吃瘦肉既不会发胖又能保证营养的摄入,就大吃瘦肉。事实上,多吃瘦肉未必就好。瘦肉中的蛋氨酸含量较高,蛋氨酸在某种酶的催化下可变为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过多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动物实验表明,同型半胱氨酸会直接损害动物内皮细胞,形成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因此,吃瘦肉要适量,并非多多益善。

  4.猪肉浸热水损失营养

  有些人常把买回来的新鲜猪肉放在热水中浸洗,这样做,会使猪肉失去很多营养成分。

  猪肉的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可分为肌溶蛋白和肌疑蛋白。肌溶蛋白的凝固点是15℃~16℃,极易溶于水。

  当猪肉置于热水中浸泡的时候,大量的肌溶蛋白就会丢失。同时,在肌溶蛋白里含有机酸、谷氨酸和谷氨酸钠盐等成分,丢失它们会影响猪肉的味道。因此,猪肉不要用热水浸泡,而应用凉水快速冲洗干净。

  怎么吃肉最健康

  肉类是我们生活中常吃的,但是你知道怎么去选择肉食吗?选择肉类有两大标准,你知道吗?

  选择肉类食物有两个原则:

  第一,越小的动物越好。日常生活中的最佳肉食当数虾肉、鱼肉、鹅肉、鸭肉、鸡肉,其次才是羊肉、猪肉和牛肉。

  鹅肉和鸭肉的化学结构很接近橄榄油,经常食用具有降低人体血内胆固醇的作用,对心脏保健很有好处。鱼肉蛋白质吸收率很高,所以对中老年人尤其是身体虚弱的人特别适合。

  吃小鱼或小虾时特别要连头带尾吃,鱼头富含磷脂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而鱼腹部丰富的鱼油则是对身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

  此外,和鱼相比,虾里的钙和镁的含量更加丰富,并且虾中特有的虾青素,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作用。

  第二,颜色浅的肉类营养成分越好。肉食类以颜色的有无及深浅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色泽鲜红或暗红,比如猪肉、牛肉、羊肉等。第二类为肉色或嫩白色,如鸡肉、鸭肉、鹅肉、兔肉及鱼肉等。第三种为几乎无色,主要是水生贝壳类动物肉,比如蛤肉、牡蛎与蟹肉等。

  浅色和无色肉中的饱和脂肪及胆固醇含量明显低于红肉。而恰恰是体积越小的动物肉质的颜色越浅,再次说明体积越小的动物往往越有营养,建议大家日常饮食中应向体积小的鱼虾贝壳类食物上倾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