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8日星期六

iOS用户圣诞季网购消费远超Android用户

网易手机讯 12月27日消息,根据IBM的分析,苹果iOS移动操作系统继续在移动商务领域领先谷歌的Android系统。

日前,IBM公司发表了圣诞节期间的销售报告,对Android系统来说,这些数据显然是不利的:

从网上销售总额所占的百分比来看,iOS的占比为23%,Android为4.6%,iOS高出Android五倍以上。平均而言,iOS用户每笔订单的消费额为93.94美元,Android用户则为48.10美元,前者几乎是后者的两倍。从整体流量而言,iOS设备所产生的流量占比为32.6%,Android仅为14.8%。

尽管之前人们一遍又一遍地风闻,苹果的市场份额被Android"揩油",然而 IBM的数据却证明,在移动通信和购物方面,iOS设备明显占上风。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项数据仅适用于美国。但是,在美国的智能手机市场,人们一直以为iOS所占份额较少,Android才是假想中最大的操作系统。

所以,现在就有一个问题了:人们使用Android手机的目的何在?他们为什么不将它来购物,或在网上冲浪?

如果报告中所分析的国内国际趋势是真实可信的,那么,苹果iPhone业务的表现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加出色。

以前,人们认为苹果公司遇到了麻烦,其中唯一原因是它的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很小。围绕iOS和Android市场份额的争论由来以久,因为一旦开发人员倾心于某个平台,便会优先考虑面向该平台进行应用开发。通常情况下,该平台即可拥有最多用户。

这样做的结果是,Android市场份额的增长势必吸引开发商,使其投入到Android应用程序的开发,Android借此拥有最佳应用,从而将iOS降格为二级平台。

但是,如果市场份额数字是空洞无益,也就是说,尽管Android系统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但实际的使用用户却并不多,那就证明Android无足轻重。开发商要为那些人们真正在使用设备的人进行开发,因为只有这些用户才会在移动设备上花钱购买应用。

开发商的赚钱方式有三种:销售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内支付、或广告。不使用应用程序或者不通过设备购买东西的人不是开发商的最佳目标。

IBM的数据算不得什么新鲜事,因为在感恩节期间的统计数字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有趣的是,如果IBM的数据是完全错误的,谷歌应该会有异议。但迄今为止,未有证据显示谷歌或开发商认为上述数字是不正常的。

也许是时候承认,只有苹果的iPhone业务路径才是移动设备发展的康庄大道。(斯眉)

《南方周末》圆通生化危机:快递藏毒 一个公开的秘密

如果死亡没有发生,快递业偷运危险化学品的秘密依然会沉于水底。这是一个步步失守的夺命链条:寄件人不告知,揽件方不验视,污染事故发生时,快递公司不上报,监管方难以监管,最终无辜者罹难。

有运输危险品资质的企业往往只揽接大宗化学品,而小件、零单的化学品运输需求,则流入监管较弱、揽件动力强的快递领域。"小件都这么寄,这是化工行业的普遍问题。"

现实情况并非严令禁止就能解决问题。"可以考虑设定标准,让符合条件的快递企业获得资质。"

寄件 错误已埋下

时隔近一个月,一旦想起2013年11月26日的一幕,小焦依然陷入自责。上午9:30,她叫丈夫小缪拍下"天猫聚划算"上一双童靴。

这是中国数亿网民日常的一幕,据统计,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达到56.9亿件,谁都没有料到,这会是一件夺命快递。

他们是山东广饶县一对夫妇,同在一家大型国有化工企业工作,有一个11岁的可爱女儿。

下单、付款一天后,小缪还点了一下网页上的"提醒卖家发货",想让女儿早点看到她喜欢的新靴。

同是11月27日这天的17点,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北沙洋县,荆门市熊兴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厂长杨溢睿,带着一个装有25公斤氟乙酸甲酯的蓝色塑料桶,来到了圆通速递加盟商沙洋运通物流公司。

他要把毒性相当于毒鼠强、分量相当于50瓶500毫升装白酒的危险液体,寄给位于山东潍坊的鸣冉化工。

三方都清楚,邮政和快递企业不具备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资质,但实际上,沙洋物流把危险化学品和普通网购物品混装,已是常规套路。

这已非孤例。11月27日之前的一周,杨溢睿就通过同一家快递公司寄过另一批化学品。这一切已是轻车熟路,本该重重设卡的环节,却个个大门洞开。

――沙洋物流的客服人员向杨溢睿询问,寄什么物品、寄到哪里,杨溢睿回答了地点,未回答物品名称。按规定,如果寄件方拒绝说明物品名称,快递方可拒绝为其递送货物。但这一幕并未发生。

――在封装前,沙洋物流的法定代表人王晶开桶盖检查了一下,在没有要求杨溢睿提供危险化学品运输鉴定报告的情况下,便完成了包装。

――在另一个重要的填单环节,除了寄件人姓名、联系电话外,物品名称、数量、体积以及是否"非禁寄物品"栏目上均是空白。按规定,哪怕是普通货物也要信息填写齐全。

至此,这桶致命化学物品连闯三关,顺利搭上货运车。车厢内,还静静躺着近两千件物品,其中包括小缪的新靴。

在官方介绍中,上海圆通速递有限公司是中国快递行业领导品牌之一,拥有69个转运中心,遍布全国的六千多个配送网点。圆通13年的发展历程,也正是中国快递业突飞猛进的缩影。

早在此事发生之前,快递业涉"毒"已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没有一家敢保证自己没运过。"快捷快递副总裁林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其中也包括客户在快递公司的"骗寄"。

在被问及圆通事件是否为"偶发"时,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回应南方周末记者说,全国范围内的确曾经发生过类似化学品泄漏事件,但"均未造成严重后果",给用户造成直接人身伤害"尚属首次"。

经南方周末记者查询,《危险化学品名录》之内的一氯丙酮、2-溴丙酸乙酯、苯胺和氯化亚砜都有在快递过程中泄漏的先例,所涉快递企业并非只有圆通。

三年前,中通快递承运的2.5公斤一氯丙酮包裹泄漏,导致12人眼睛和咽喉不适。事后,国家邮政局进行了全行业通报批评。

2013年4月,天津市周凯物流运送的两瓶"氯化亚砜"试剂,12名快递员呼吸道受损。事后,周凯物流被责令停业15天,寄件人被拘留5天。天津市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处副处长祝志平向南方周末表示,周凯物流就是圆通速递在当地的加盟商。

南方周末记者多方求证快递业里寄送危险化学品的数量,但无人能回答。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吴宗之表示,中国90%以上的危险化学品涉及异地运输,每年通过道路运输的就有2亿吨。

由于危险化学品运输的物流渠道门槛高、限制多、运价也高,有运输危险品资质的企业往往只揽接大宗化学品。而小件、零单的化学品运输需求,则流入监管较弱、揽件动力强的快递领域。

"小件都这么寄,这是化工行业的普遍问题。"此次事发的熊兴化工总经理黄胜勇道出行业秘密。

虽然受访的申通、快捷等快递公司中高层都把运送化学品看做"赚不了钱,又惹一身腥臊"的赔本生意,但现实中的情形却是两样。

而作为监管部门,国家邮政局回复南方周末记者,自曝"能力不足":"寄递企业众多,人员分散,业务量大,邮政管理部门缺少有效的监管手段,监管难度很大。"

在行业潜规则的掩护下,这辆货车驶向终点山东潍坊。

潍坊捷顺通的仓库,人去货空。这里发生的事故存在诸多疑点,足以警醒快递业进行整顿。

卸货 危机被忽视

11月28日晚上23:15,这个装着25公斤致命液体的蓝色塑料桶,走过了约一千公里、越过三个省,在抵达圆通的另一个加盟商――潍坊捷顺通物流有限公司后卸车时,发生了泄漏。目前官方尚在追查泄漏的原因。

此时,37岁的小缪还在60公里外的广饶上晚班。

泄漏的气体刺鼻,两名装卸工轻微咳嗽但并未送医,装卸工作暂停。此时,捷顺通本该按邮政部门规定,立即上报。但关键时刻,它做出了错误的抉择:询问收发件方,试图自行解决。

捷顺通中转点临时负责人张韩胜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员工中毒发生后,捷顺通先打电话给同在潍坊的收件方鸣冉化工。这家以生产100克、1公斤、10公斤规格的小试样产品为主的制药企业,对于一宗对它而言算是最大包装的25公斤的来货,却说不清楚品种。

根据湖北省邮政管理局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的事后调查说明,接到捷顺通电话之后,鸣冉化工又给熊兴化工的销售经理黄绪堂打电话询问。当时黄绪堂的回答是氯乙腈。

据事后查证,氯乙腈与氟乙酸甲酯均为鸣冉化工求购物品。只因前者缺货没有发出,此时信息发生了偏差。

氯乙腈是目前国内生产和商业化销售的4.5万种化学品中,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管理的约三千种之一,编号61634。这个目录的主要制定者、北京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政禹对它的评价是"有毒、严重危害环境"。氟乙酸甲酯虽然不在危险化学品名录中,但其毒性更强。

然而,捷顺通却被明确告知"无毒无害、冷水冲洗、通风放置"。在短暂的暂停卸货后,捷顺通继续分拣发送。事后证明,这个错误是致命的。

此时小缪下班回到家里,妻子和女儿都已睡着。离夺命快递到达小缪手中,只剩11个小时。

错误至此,如果在接下来的11月29日能得到及时纠正,小缪还不至于丧命。然而,错误并没有得到纠正并告知受害者,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这一天的表述近乎"罗生门"。

关键点发生在捷顺通第二次中毒发生的时间。圆通新闻信息部高级经理周晔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9日19时,捷顺通员工发生第二次中毒,三名员工因呕吐较重立即被送医。可能是因为已是下班时间,直到30日8点半,捷顺通致电发件人,才确定为氟乙酸甲酯。

然而,山东省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处副处长陈晓在2013年12月25日两次告知南方周末记者,第二次中毒发生在29日凌晨0:30,也就是在第一次中毒后的约一个小时之后。这与圆通的自述相差将近20个小时。

对于小缪而言,29日是关键一天。但是,如果捷顺通在确认危险化学品之后依然未能重新处置污染货物,这无疑是很大的失职。

不管哪个时间点,捷顺通在自行将包括蓝色塑料桶在内的明显污损件截留封存后,依然把剩余的转送出去,没有将问题告知下一站,也没有告知收件人。

载着重重悬疑,货车驶离潍坊,开往60公里外的广饶。

中毒 抢救被错过

11月29日早晨七点,货车抵达倒数第二站――广饶县分拣点。此时的小缪家里,女儿已去上学,妻子小焦也赶去上早班,前一天上晚班的丈夫小缪还在睡觉。

对于上一站潍坊凌晨发生的事情,广饶的负责人张红毫不知情。她和员工经手了那个沾染了毒液的包裹,但从外观、气味上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工人们像往常一样,八点前分拣完邮件,径直派往下一站。

致命快递到达小缪手中前的最后一站,是大王镇网点,这里距缪家只有十分钟路程。

大王镇网点快递员老聂骑着电动车开始派件。10点多,小缪在快递单的收件人一栏上,签上了自己的姓。这可能是他37岁的人生里写下的最后一个字。

盒子打开,灾难开启。因为气味难闻,鞋面上还有黑色液体。小缪用鞋盒内的包装纸擦拭了鞋面。

两个小时后的中午12点,小焦和女儿回到家中,桌上照例是丈夫准备好的午饭,那天的菜是西红柿炒蛋。新靴的喜悦很快被冲散,因为腹痛难忍,小缪没吃一口饭,自己开车去了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

这一天,正好是距小缪和小焦结婚13周年纪念还差15天的日子。一家人正准备拍张全家福作纪念。

12点20分,快递员老聂接到小缪的电话,询问单号和发货的淘宝店主电话,并说鞋子有问题,自己已在医院。中午一点,圆通大王镇网点负责人孙学兵将这一反常现象报至圆通山东管理区内网。

这条事故发生后唯一及时反映的消息,却没有引起重视。从中午一点开始的9个小时里,小缪转了一次院,经历了清醒、昏迷到死亡的全过程。由于不知道中毒原因,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参与急救的医生束手无策。

事实上,对症的解毒药是并不难找的乙酰胺。

当晚11点多,仍不知是快递染毒的小缪家人报警。11月30日凌晨1点多,广饶警方提取了物证――那双靴子。

湖北邮政管理局向南方周末记者独家提供的情况说明显示,黄绪堂从杨溢睿那里得知所寄物品是氟乙酸甲酯,而非氯乙腈的时间,要早于圆通员工二次中毒的时间。而这个事关性命的时间,当事人黄绪堂说"记不清了"。

这意味着,只要在11月29日22点前,有任何一方告知小缪家人具体毒物,小缪都还有一线生还的希望。而残酷的现实是,无论是寄件人、收件人还是快递公司,每一环节都在失守。

在李政禹看来,圆通毒快递是"生产企业严重违规、物流企业缺乏资质"造成事故的典型案例。

生产者没有按国家标准提供化学品安全说明书,也未向承运者和用户说明其危险性和防范措施,并且在明知快递公司不具备运输危险化学品资质的情况下委托其运输。而快递公司在不具备资质和专业运输能力的情况下,将危险化学品与普通货物混装,最终导致无辜者受害。

如今,小焦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警方的结论。

事发后,山东邮管局对捷顺通延迟上报行政处罚2.8万元,湖北邮管局则吊销了沙洋物流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目前,捷顺通经理梅永录、沙洋物流法定代表人王晶、熊兴化工杨溢睿和鸣冉化工一名负责人都已被警方控制。

1388106192575
潍坊捷顺通的仓库,人去货空。这里发生的事故存在诸多疑点,足以警醒快递业进行整顿。 (南方周末记者 冯洁/图)

惨剧已酿 危化品快递"不能只禁不疏"

12月23日上午,圆通广饶分拨点,事发十多天后,负责人张红在同情小焦的遭遇时,却没有意识到她的店面地上,依然摆着6桶氧化铝,也是禁寄物品。

圆通毒快递造成的蝴蝶效应还在放大。全行业噤若寒蝉,中通、宅急送、圆通等几家快递公司的网点,在媒体的几轮禁寄品测试中,又纷纷中枪。不查验、抬价揽收禁寄物品的情况被反复曝光。

国家邮政局也加紧对验视制度的突击检查。国家安监总局危险化学品登记中心登记处处长李运才表示,国家安监总局已计划将氟乙酸甲酯纳入《危险化学品名录》,实施更严格的许可证管理。

现实情况并非严令禁止就能解决问题,快递行业事实上已经涉足化学品运输。如果专业运输公司不愿承运小额化学品,而快递公司又不具备运送资质,这种小额化学品和日常化学品的运输该如何实现?

"比如实验室需要的微量化学品在试剂商店买不到,就只能找厂家。是找专业公司运,还是自己开车取,都不是办法,不能只禁不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工作人员周俊华说。

"可以考虑设定标准,让符合条件的快递企业获得资质。"李运才和周俊华都认为,这并不是不可实现的事。

但快递业对这个可能新兴的细分领域兴趣不大。"小宗化学品的运输量不大,要具备资质就要按要求配备车辆、人员和各种技术手段,如此小量的运输,如何维持?"林琛对此表示怀疑。李运才也有类似担心。

一位国家邮政局的人士表示,圆通速递事件发生后,验视制度的执行一定会有改进,但"我们不能天天去查",至于向快递业开放化学品运输资质,则"不是一个小部门能解决的"。

11月30日是星期六,女儿盼望了很久的德克士开业了。小缪很早就答应,开业这天一定带她来。可是他再也无法兑现承诺了。

"如果圆通不迟报37个小时,染毒邮件就不会到收件人手上。"陈晓感慨道。

"如果熊兴化工第一时间就告知,一票(邮件)都不会流出。"潍坊捷顺通临时负责人张韩胜认为责任在发件一方。

小焦心里也有一个假设。在出事后的二十多天里,她总会忍不住设想,如果她不买这双靴子,或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老陈来电系列(读了就明白钱荒问题了这事儿我会到处乱说吗?)




老陈来电第一篇

那天我正在家里面吃西瓜,突然老陈打来电话。
"田总,不好啦!银行间市场违约了!"
老陈在某金融机构工作,一直负责资金业务。
银行间市场都是信誉良好的大机构,怎么可能违约呢。我看了下日历,并不是愚人节。
老陈接着说:"怎么办?现在借个钱好困难啊,眼看我这池子开放日就到了,快给逼疯了。"
老陈口中所称池子,是他们建在表外,用来给企业放贷的资金池。这几年,银行信贷纷纷出表,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做成了一边低成本吸收资金(负债),一边通过各种金融工具(信托/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给企业放贷(资产)的所谓中间业务。这么一来,一不用计提风险准备金,二不受信贷额度限制,大大降低了业务门槛,规模飞速发展,赚了很多钱
低成本吸收资金有几种方式,其中一种就是借金融机构的身份拆借同业资金,另一种,就是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借的钱成本大概都在5%左右。他们的贷款放出去,很多都给了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综合成本都在10%以上。中间的差价,基本上全被老陈所在的机构赚走了。这种借短炒长的业务模式,被认为非常具备竞争力,还曾在全系统推广呢。
但是这种模式运行起来,一个难度就是短期资金一定要跟上,不能出现流动性缺口。比如你放贷出去,资产端的期限是一年。借进来的钱,是要每个月还一次的。也就是说,你必须保证每个月都能借到钱换上个月借的钱的本金,不然就会产生兑付风险。一般来说,借个钱问题不大,首先是市场存量货币充足,一般情况下同业拆借点钱不是难事,无非就是多花点成本。换成理财产品,无非就是提高一下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5%卖不出去,提到6%还不行?所以这样一来,每次遇到问题,总有办法解决。但老陈这两天苦恼的,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我说,老陈,别着急,慢慢来,说说看情况。
老陈说:田总。这几天,7天回购利率一度在7%以上,隔夜利率更高达9%。我们的产品根本没法融资啊。首先就是赎回的量大。我们之前给机构投资者的,都是5%的利息。现在他们一看利率上去了,纷纷要求赎回,量很大,我上哪儿找钱去?卖资产也没那么快啊。你看我钱很多都给开发商盖房子了,哪能说还就还。前面准备的应对流动性的方案,一遇到这情况全不好使了。说实话,我要是客户,肯定也赎回呀,隔夜拆借利率那么高,傻子才在我们这儿玩。但我现在又不敢提高客户收益率。我放贷出去的时候,利率都固定了,赚回来的钱都数得清楚,现在提高融资成本,我必亏无疑啊。
我说,那你们设计流动性应急方案时,怎么就没考虑到这点?
老陈说:我们有考虑。但没想到,今年6月份这么紧张。季末资金紧张一般我们都是有预估的,外汇占款下降、监管考核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就算是5月底、6月初的税费清缴,企业把钱都提出来,交给国库放在央行,那也是可预测可评估的。一般资金稍微紧张点,央行肯定会想个办法。可最近听说,央行好像没有发福利的意思。
我说,你看,还是没有加强学习吧。李克强总理之前在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上不是说过了吗?要激活货币信贷存量。啥意思?重点说存量,实际上是告诉你,没增量了。你关键时刻跑去央行要增量,人家能给吗?太不政治正确了。再说了,老百姓不是说四万亿货币超发太多了吗?说明存量早就够了,在存量里面做文章,就能解决资金问题。你们自己缺钱,那说明干业务的思路还没有跟中央精神统一。
老陈说:那往后怎么办?
我说,你干的这个影子银行,恐怕后面要管了。之前国家在宏观调控从紧的行业,像房地产、地方融资,产能过剩产业等,都严格限制新增授信,把这些行业的融资需求一股脑全赶进了影子银行。现在对你们融资施加压力,就是让你们一不要把资产负债表做得太大。就算要做大,也要计提一些风险准备金,不能像现在这么搞了。另外,对你们的资金投向,恐怕也要和传统业务一样做个限制,不能过多的把资金流向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要把有限的金融资源分配给实体企业。我想就是这个思路。
挂了电话,我打开交易软件,清仓了股票,做了个逆回购。搭顺风车赚点零花钱,这事儿我懂。

老陈来电第二篇

9号文(即《商业银行同业融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来以后,我给老陈打了个电话。
老陈负责资金业务有一段时间了,"钱荒"之后,他一直在考虑如何转型的事。好几个月没联系,正好问一下他的业务开展得怎么样了。

我问老陈,9号文草案里面提到,买入返售时候,回购方不能将业务项下金融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转出。同时,同业融资业务还要计算资本占用和计提。对你们影响大吗?
老陈说,我给你讲一下啥是买入返售你就知道影响大不大了。以前啊,我们给房地产企业放贷款,都知道房地产企业的贷款应该比一般企业适用更高的风险权重,一般我们以120%风险权重计算风险加权资产,再按照8%的资本要求计算贷款需要的资本占资本净额的比例。前段时间银监会发了个数字,说宽口径统计五大国有银行房地产业贷款信用风险占银行资本净额比例都超过15%,估计占比最高的银行能达到20%。这么大量的资本占用,都知道银行的钱是有成本的,占用得越多,计提得越多,资金的成本就更高。所以我们想了办法,用自营资金买信托受益权来干房地产。
我说,银行自营资金怎么能搞房地产呢?这不是违规的吗?
老陈说,当然不是直接干。我们是用信托受益权的模式。比如说,因为自营贷款有资本占用成本,税收也比信托高,我们就用信托来给开发商发放贷款。信托的钱从哪儿来?还是从银行。找B银行发一个理财计划,募集资金,来投这个信托受益权。为什么不是直接买信托呢?因为银监会禁止银行理财资金直接投向信托转让资产,那我们就把信托的受益权转让给一个"过桥企业",再找B银行理财资金受让这个信托受益权。这样我们就绕过了银监会的监管。开发商借钱成本15%,给信托公司2%,B银行理财资金收益就剩了13%。然后,我们和B银行签一个买入返售协议,约定买B银行理财资金的信托受益权,到期B银行再以11%的年化利息买回去。这样我们赚11%,B银行赚2%。但是本来这个开发商客户就是我们银行的,我们的钱无论是通过信托还是自营贷款给,都是我们承担风险,B银行是不可能承担风险的。于是,我们再找一个C银行,为这笔买入返售签一个担保协议,C银行收1%。C银行也不承担风险,于是暗地里我们跟他们签一个反担保协议。从上面的情况来看,整个资金流就是我们的资金借给了开发商,利率是10%,比贷款利率高多了吧。但是最大的好处不至于此,由于这笔投资是以受让信托受益权的方式,因此是以同业资产入账,不是以房地产自营贷款入账。从会计科目上看,这笔资金有银行兜底,又是信托受益权,风险资产权重和资本消耗比房地产自营贷款低多了。
我说,一圈转下来,这业务实际风险并没有降低,就是资本占用低了。而且对B银行和C银行来说,都是白赚钱的好事啊!
老陈说,这你就说对了。国家限制房地产行业从银行拿贷款,我们就采用这个方式。越限制,房地产融资利率就越高。我们搞同业资金买信托受益权,你想想,同业资金成本多低啊,拿来搞房地产,不是赚大发了?又没有资本消耗,又不计提坏账,简直就是解放了银行的双手啊。那规模,分分钟给你做到几百上千亿。搞贷款,是有多少钱干多大事。搞这个,是空手套白狼啊!只要我能从同业市场上借到钱,我就能不断做大。借短期资金,放长期贷款,现在银行不都在做这个吗?
老陈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你看看,9号文出来后,又要计算资本占用又要拨备,那不是要了亲命吗?咱图的就是你这个便利,现在这么干,我还不如去搞自营贷款,还没这么多流程这么多交易对手平添麻烦。这下你明白了吧。
我恍然大悟。

小田名词解释

某开发商想融资,接受14%的资金成本,通过中间人找到银行,中间人收4%中介费,银行收4%的佣金,给通道支付了1%的通道费,做了一个#预期收益率#为5%理财产品卖给P民。P民表示很高兴,理财产品居然有5%的收益远高于定期存款利息3%。大家都在赚钱,只有傻子承担风险。这就是#影子银行#。

开发商拿着钱建好了房子,项目内部收益率25%,去掉资金成本14%,净赚11%。P民以7%利率办理房贷,买了房子后租出去租金回报率2%,给银行算倒贴5%。但P民房子总价一年涨了10%。于是大家(开发商、银行、P民)都赢了。这就叫#中国梦#。

后来很多银行发现这业务赚钱,为扩大资金规模,把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高到8%,为抢项目,把开发商融资成本降到12%,压缩中间人和通道费用合计2%,银行收2%。虽然比例少了但规模上千亿,也算挣了不少钱。这个过程就叫#利率市场化#,即存款利息上升,贷款利息下降,息差减小。

银行的实质就是利润=规模×息差。规模越来越大,但增速在放缓;息差越来越小,因利率市场化。结果就是利润增速越来越慢。再加上监管部门突然开始要求对本来就是因为资本金不够而发展的表外业务进行风险计提,于是不得不进行再融资。这就是#银行股估值危机#。

以前信托作为上述表外融资业务的通道,默默地发着财。自称高富帅的券商和基金却因为中国股市的熊样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亲爹证监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给儿子找碗饭吃,悍然踏入银监会领地,郭主席一纸令下批复了无差别通道业务。自此高富帅也要到地里抢饭吃了。这就是#监管套利#。

免责声明:学习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要把握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基本内涵,把握好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本质属性,进一步坚定自信、增强自觉、实现自强。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之中,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