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sci论文越来越值钱,目前已经成为高校考核大学教师的最最重要的内容。
看看近期引进的人才,基本上都是论文为卖点。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许多'名教授',有几个指标挺不错的,例如:项目经费数、sci论文数、专利数。但是,就是没有项目能够产业化,甚至一个产业化项目都没有,行业根本不认可。
在我院一次召集的林化行业比较有名的一些企业老板们座谈会上,许多老板们的发言是非常明白的,我国林化行业大学与研究所,近多年来,缺少好的产品,中国的产品不能够与国外产品比拼,全是原料出口,进口高档产品,都是中国民族工业缺少技术支持。他们的言语中,对大学教授们是失望的,甚至是有微词的。
其实我是非常清楚的,林化行业不少'牛人'经费很多,不过,都是发文章交差。这个行业得到的经费与工业产品产业化是严重不成比例的。
我系的一位老教师(1997年我接手他的系主任),退休已经十多年了,已经七十多岁,这几年他找几个人设计了好几个数万吨级的松香生产线(我国脂松香产量占世界产量的60%),春节前遇到他,他又有新的任务了,又有企业找他设计新厂又开始动手了。就他一个人再找几个画图的人配合就设计了全国许多最出名的松香生产线,他是这个行业中松香生产线设计中的'牛人'。而我国有不少年富力强林化专业的教授与研究员,企业为什么不找他们反而找一个七十多岁的退休教授呢。这位教授退休前sci论文真不多。
在国外发表几篇sci论文,回来就是工科教授,甚至是人才计划中的'特聘',不知道是喜还是悲。
在考核中,工业项目在强大的sci论文与项目数面前,不堪一击。
我参加不少工业界的会议,而且是全国型大型会议,出席会议的没有几个人是大学的教授们。教授们都发文章去了。大会发言中,企业家或行业协会负责人每次会议上都有这样的话:'中国缺少自主高科技研发产品,缺少高水平研发专家或人才!'这可不是假的,如果有人要求证,我这里不少会议文集,白纸黑字!
工科教授理科化,以发文章为己任,这难道是中国的科技?
我们不要忘记,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服务!理科的任务是探索,工科的任务是为人类的生活提供工业产品与服务,只不过是技术层面上的。
更为可怕的是,当我们的教师们理科化时,他们自己也经常搞不懂工业生产中的技术与要点,他们指导出来的研究生、教育出来的本科生也是与工业脱节的。不少教师可能阀门都没有见过,工厂都没有去过(不只是去走马观花看一下),一是他们自己没有主动去,二是没有项目时,企业也不欢迎去。这样的工科教授其实就是'纸上谈兵',甚至纸上谈兵都说不起来,因为许多人连梨都没有吃过,能够说出梨是什么味道的吗?
工科教授理科化,是中华民族工业的悲哀!
viralnova.com 是一个2013年5月才成立的个人网站,这个网站最近在美国一些科技博客曝光量非常高,大家都觉得这个网站是个小奇迹。
原因是这个个人网站成立仅仅只有8个多月,但是每天的独立用户访问量在200万以上,月收入估计在几十万美金左右,而这个网站只有3个人维护,其中2个还是兼职。
viralnova.com 这个网站没有拿任何VC投资,也没有任何新的技术,就是一个简单的BLOG系统搭建的个人网站。
为什么这么一个简单的个人网站能够在8个月就做到:每天200多万的独立访问用户,月收入几十万美金呢 ?让i黑马给各位分析分析:
一.viralnova.com 一些关键数据:
1. Alexa 世界排名 376位
2. 月访问用户超过1亿
3.Facebook 上有110万的粉丝
4.运营成本非常低,非常盈利,月收入早就达到几十万美金
5.100%都来自Google Adsense 的广告收入(非常廉价的广告)
6.只有3个人运营,除了创始人是全职外,其他2个人是兼职
7. 没有任何分析投资,全部是创始人自己的资金
8.成立只有8个月
这些数据非常牛B,那这个网站到底是干啥的呢?
二.viralnova.com 网站定位
viralnova.com 的网站定位非常简单:分享世界各地有趣,有爱,有价值的故事。
但是如果光是通过网站传播这些内容,不可能那么迅速就做到那么多用户,那他是通过什么传播的呢?
三.通过Facebook 分享,病毒式传播
viralnova.com 的流量来源有60.7%来自Facebook, 只有4.9%来自GOOGLE(GOOGLE收录只有大概9000个页面),估计还有30%是用户直接输入网址的。
Facebook的流量占了最大头,基本都是通过Facebook的用户把网站内容给分享出去的。为什么这些用户热衷分享viralnova.com 的内容呢?
四。viralnova.com 的用户是谁,用户有哪些痛点?
viralnova.com 的用户基本就是Facebook 上的用户,其中女性用户占大头。
这些用户的痛点主要是什么呢?
一般一个人的Facebook上的粉丝都是由朋友,同学,熟人或者间接认识的朋友之类的构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都希望给到身边人的感觉是我们是有趣的,有爱心的,博学的。
所以Facebook上的用户最大的痛点就是,希望自己分享出来的内容是有趣,有爱,有用的内容,让自己的朋友感觉自己还不错。
而viralnova.com 提供的内容就是瞄准了这个痛点。
五。viralnova.com 的内容主要是哪些?
viralnova.com 的内容归纳起来大概就3类:
第一类:世界各地有趣的故事,比如这篇文章 :《15个只能在中国沃尔玛才能够买到的东西,第14个最怪异》
沃尔玛是美国人都知道,也都去过的超市,但是中国沃尔玛估计没有几个美国人去过,如果你能够告诉他们中国沃尔玛有哪些奇怪的产品是美国沃尔玛买不到的,那太多人愿意在他们的 Facebook分享了。
第二类:正能量的故事,有爱的内容:比如这篇 《这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普通的婚礼,但是知道真相后,我落泪了》
这是一篇讲一个女孩知道自己妈妈得了癌症,马上要去世了,然后把婚礼提前在医院举行的故事,看了确实让人很感动。
这样有爱的故事,很多人是非常愿意分享给朋友的。
第三类:有价值的故事:比如这篇《设计精巧的集装箱房子,让人看起来非常想住到里面》
展示了集装箱改装的房子的整体布局,让用户看了觉得集装箱其实改装成房子也不错,用户就会产生分享的欲望。
六。viralnova.com 的内容是怎么来的
viralnova.com 每天大概更新3-6篇文章,这些文章基本上都是精品,几乎每一篇让人看了都有分享的欲望。
这些文章是怎么来的呢?
这些文章都不是网站原创的,也不是从大的门户网站摘抄的。
这些文章基本都来自个人博客,个人图片社区。这个网站的创始人,每天花至少16个小时看世界各地几百个个人博客,然后转摘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内容。
不过网站在转载这些文章的时候,不会只是简单的转摘,一般都会简单的点评几句,不要看这几句简单的点评,往往就是文章最精彩的点睛之笔。
七。viralnova.com 的成功的真正秘诀是什么
viralnova.com 真正成功的秘诀在我看来就是网站的创始人DeLong, 这个哥们31岁,对内容的把控有非常独到的眼光,每天都能够找到让无数人愿意分享的内容。
而且DeLong 还非常勤奋,每天工作16个小时,周末也不休息。在美国工作过的朋友都知道,老美是非常休闲的,让他们7X16小时工作,等于是要他们的命。
这让我想起一个段子,人生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勤奋。
因为网站每天都有更新,很快就能够形成一帮铁杆粉丝,每天都会来看文章,分享文章。(每天都更新文章其实对任何一个网站都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你就能够形成一批固定的铁杆用户,他们知道每天到你这里都有新东西可看)
八。viralnova.com 可以山寨到中国吗?
现在大家都知道个人网站不好做,最主要的原因是原来大部分个人网站都是靠到处抄内容,疯狂堆积内容,其实就是做给搜索引擎看的,通过从搜索引擎倒流量,但是现在这招基本不太灵了 。
viralnova.com 其实可以好好借鉴一下,在国内我们虽然没有Facebook,但是我们有微信和微博这2个社交工具,如果把你真正能够做出好的内容,通过社交工具其实流量是非常容易做起来的 。
现在是一个内容泛滥的时代,太多垃圾内容堆积,你要找到一篇好的文章就和在狗屎堆里要找到一块肉那么难。
只要稍微用心去把好的内容找出来,哪怕你每天只更新一篇文章,坚持个一年,可能你也能够成为下一个viralnova.com 。如果你 有了好消息记得告诉我,我会帮你分享。
微软宣布推出必应代码搜索服务,暂时只支持 C# 语言,日后将支持更多代码语言。
Visual Studio 用户安装必应搜索插件之后可使用该服务来简化编程任务。Visual Studio 与 MSDN、StackOverflow、Dotnetperls、CSharp411 建立了合作,用户在 Visual、Studio 编程界面可以直接用自然语言搜索自己需要用代码实现的任务,Visual Studio 便会在上述几个网站搜索高质量的、符合要求的代码,在将代码片段中的变量名改为跟上下文一致之后返回给用户。
比如用户编程到此处需要一段"逐行读取文件"的代码,用户可以直接点击"How do I..."按钮,输入关键词"read file line by line"调用代码片段插入此处。
插入代码片段之后,Visual Studio 会自动更改变量名,与程序上下文保持一致。
感兴趣的读者可点击此处观看演示视频。总之,必应代码搜索将编程过程变得更加简单了,常用代码片段再也不用程序员自己费力搜索甚至一个一个字符再码一遍了。
没有安装 Visual Studio 的读者可以使用网页版必应搜索来使用相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