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3日星期二

立秋之后还有一伏 炎热持续

立秋之后还有一伏 炎热持续


8月12日末伏开始
转播到腾讯微博
立秋之后还有一伏 炎热持续

8月12日庚戊日进入末伏
转播到腾讯微博
立秋之后还有一伏 炎热持续

60种搭配里有五种庚日
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上图中红笔标出的部分:庚午日、庚辰日、庚寅日、庚子日、庚戊日及庚申日。一年365天(闰年366天)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期,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大约再过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
今年8月7日立秋,为农历七月初一,乙巳日。俗话常说“立了秋,凉飕飕”,又说:“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立秋之后,天气并不会立即凉快下来,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开始增大,早晚有了凉意,立秋是大暑和处暑之间的一个节气,大暑是说一年中天气最为炎热的节气,而处暑是暑气终止的节气,所以从节气来看,立秋并不是暑热结束的时间。
一般来说,我国的夏季是“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三伏如何确立的呢?我国的三伏,每伏10天,规定了初伏和末伏开始的时间,中伏的时间不固定,有可能是10天,也有可能是20天。
初伏和末伏的确立,都和“庚日”有关,初伏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那什么是“庚日”呢?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庚日就是这种搭配里出现了天干中的“庚”。
每个庚日相隔10天,那么三伏是不是就是30天呢?不一定。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6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所以,有的年份三伏是30天,有的年份三伏就是40天。
2013年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8月12日,意味着8月12日是末伏的开始,那么从7月23日到8月11日为中伏,有20天,所以今年的三伏有40天,8月7日立秋,但从8月12日才进入三伏中的末伏,所以炎热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